找到相关内容120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峭壁上的文化瑰宝

    穿石甲龙鳞动,日绕峰头佛顶宽。宫阙五云天北极,高秋更上九霄看。   这是王守仁的《大伾山诗》。这首诗镌刻于大石佛的右侧,诗衬字,字映诗,显得浑然一体,自然天成。与这首诗同辉的还有《大伾山赋》:  ...余响迩于悲风……   诗与赋同出于王守仁笔下,一是大字行书,一是中楷行书,二者整体风格有异有同。   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副局长说,前者书法劲拔,神采苍秀,字里行间犹如黄河之水浪涛汹涌,观后令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0693314.html
  • 三教合一集大成

    道、释三教,难以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,而早期资本主义启蒙思想体系的产生条件尚末成熟。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,他们只好选择三教合一这条折衷调和的道路。恰在此时,王守仁(阳明)的“阳明心学”为贯通融合三教提供...林兆恩就是在这种历史的趋势中,创立了颇具特色的三教合一的理论体系。  林兆恩三教合一的理论基础是阳明心学。阳明心学是融儒、道、释三教思想的,王守仁以“致良知”为核心内容的心学体系理论比较符合三教合一论。...

    林硕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11360308.html
  • 九华山诗文中的佛教思想

    风多六月秋。”(明.王守仁《化城寺六首》)“何处清音彻夜吟,山空疑有鹤鸣琴。”(清.宁华池《天台寺听松涛》)“违山十里柴门近,流水孤村树一围。”(清.吴襄《雨后九华山》)在诗人笔下 ,冷月、古道、寒泉...《碧桃岩》)“夜静凉飕发,轻云散碧空。”(明.王守仁《莲花峰》)“高云不浪出,幽谷自天开。”(清.吴大虁《云峡石》)诗人笔下的九华山山水景致空旷而宁静,清幽而冷寂,呈现着妙不可言的静态美。当然,诗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4958616.html
  • 博大精深的庐山山南(星子县)石刻

    颜真卿,宋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、朱熹,元剌不花,明董其昌、王守仁、李梦阳、清康熙父子,民国冯玉祥等,以宋、明见多。书体全。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五体俱全,以楷、行居多。作者众。既有书法名家,又有帝王名将、文人...佛偈”、“石镜溪”,而在观音桥的隶书“三峡涧”实属罕见。王守仁在秀峰有楷书“记功碑”,而在白鹿洞书院又有行书“中庸古本”。朱熹在醉石、康王谷、卧龙岗分别有隶书“归去来馆”、“谷帘泉”、“卧龙”,而在...

    徐 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658937.html
  • 三衢古塔:天地间的文化符号

    ,写了《新修舍利塔院记》;嘉祐戊戌年(1058年)再临塔院,写了《新建舍利塔铭》。铭中有云:“其庙有塔,是瞻是崇,完坚弗隳,永焉无穷”。   历代文人陆游、王守仁、徐霞客、范成大对舍利塔均有题咏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古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6231521211.html
  • 禅宗对阳明心学影响初探

    禅源诸诠集都序》中说:“知之一字,众妙之门。”  禅宗对明中叶王守仁(1472—1528年)哲学思想影响的重点亦正是知为心体。王氏虽然很早就提出了“心外无物”、“心外无理”的哲学命题,但并未提出什么是心体...提供了理论依据。《坛经·般若品》云:“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。”“愚人智人,佛性本无差别。一既然空寂之心灵知不昧,则人人都可将这种本来具备的空寂之知转化为实际觉悟,众生皆能成佛。  王守仁认为:...

    李豫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1763916.html
  • 易哲学发展史之一嬗变——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探析

    生死之数、阴阳气化,以心观之,易不与天地并列,否则有离而为二之嫌,此种解构力度在王畿那里得以深化。  王守仁不完全反对象数,以河图洛书为圣人法天地自然之数而作,但他从易之用的角度说明,人类之所以要以易问...的流弊,从而走上反对程朱理学的道路。在程朱理学式微和不断解体的过程中,心学充当了旗手,王守仁及其后学是主体,王阳明是由笃信朱学转而批判它的。在易学方面,王是通过对易之玩索不穷之后亲身体悟出易道的,认为...

    杨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2452018.html
  • 佛、道兼融的王畿理学

    其基本特徵之一,就是在儒家主体思想基础上融进了大量的佛、道思想。此特徵,无论在程朱理学中或陆王心学中,无论在宋代理学家身上或明代理学家身上,都有明显的表现。相比之下,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及其弟子们的表现则更为突出。其中,王守仁大弟子王畿就是重要的代表。  王畿(1498-1583),字汝中,号龙溪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弱冠举於乡。明嘉靖二年(1523年),受业於王守仁。嘉靖五年(1526年)举进士...

    曾召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174849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(上) B

    也可看得出来。相对地说,儒学在九华山传播与影响较盛较大的时期是明代。除上面 提到者外,此时活动于九华山的名贤尚有王守仁(阳明)、湛若水、吕楠 、张元忭、罗赐祥、毕以范等辈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守仁,他曾...圆陀陀模样。翠竹黄花,说什么蓬莱方丈。看那九华山地藏王,好儿孙,又生 个实庵和尚。噫,那些妙处,丹青莫状。”又有周金僧,当王守仁于正德间游九华山时,亦 曾 与之谈心,言旨相契。守仁也书偈赠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842043.html
  • 地藏道场九华山

    不大,这从历代记载语焉不详 的情况也可看得出来。相对地说,儒学在九华山传播与影响较盛较大的时期是明代。除上面 提到者外,此时活动于九华山的名贤尚有王守仁(阳明)、湛若水、吕楠 、张元忭、罗赐祥、毕以范等辈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守仁,他曾于明弘 治 、正德年间二游九华山,据说山上之宴坐岩因其于此静坐而得名。山中之高僧曾有与之交游 者,如弘治中守仁来游时,僧实庵曾与语,意趣甚契合。王守仁题赠曰:“从来不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5469493.html